探視權糾紛解決指南!專業律師為你一次解答9大探視權糾紛常見問題+ 查看更多
探視權糾紛解決指南!專業律師為你一次解答9大探視權糾紛常見問題
+ 查看更多
當父母的婚姻關係破裂後,往往為了未成年子女的探視權問題,導致雙方爭執不休,甚至引發法律糾紛。而這些探視權糾紛不僅為父母雙方帶來困擾,更對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。本文將整理探視權糾紛的常見問題,例如:探視權時間該如何安排?探視權次數有無限制?探視權一定要過夜嗎?以及探視權內容可以更改嗎?將由專業律師一次解答,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探視權的相關法律知識,為自己和孩子的權益把關。
一、探視權是什麼?沒有監護權還可以行使探視權嗎?+ 查看更多
一、探視權是什麼?沒有監護權還可以行使探視權嗎?
+ 查看更多
探視權指的是「父母一方與子女會面交往的權利」,也就是讓未取得監護權的一方仍保有與未成年子女保持聯繫、見面互動的權利。目的是使未成年女子在成長過程中,一樣能享有父母雙方完整的關愛,以確保其身心健全發展。
而通常經過離婚程序後,法院會判定子女的監護權歸屬,主要分為以下「單獨監護權」、「共同監護權」兩種:
而通常經過離婚程序後,法院會判定子女的監護權歸屬,主要分為以下「單獨監護權」、「共同監護權」兩種:
- 父母離婚後單獨監護權:未成年子女將交由擁有監護權的其中一方來照顧,而未獲取監護權的另一方,仍受到《民法第1055條》的保障,即擁有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、維持聯繫與互動的探視權。
- 父母離婚後共同監護權:雖然是父母雙方共同擁有監護權,但未成年子女只會與其中一方的主要照顧者一同生活,而未與子女同住的另一方,則擁有可以定期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、接觸互動的探視權。
二、探視權糾紛常見問題Q&A大哉問!快速搞懂探視權內容如何約定+ 查看更多
二、探視權糾紛常見問題Q&A大哉問!快速搞懂探視權內容如何約定
+ 查看更多
Q1:探視權時間可以多長?+ 查看更多
Q1:探視權時間可以多長?
+ 查看更多
探視權時間的長短在法律上並無限制,原則上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好並簽訂協議書即可生效。記得要清楚明訂接送、送回時間,還有是否可以過夜等規定,以免日後衍生糾紛。
Q2:探視權次數怎麼計算?+ 查看更多
Q2:探視權次數怎麼計算?
+ 查看更多
通常會以「月」作為計算單位,約定在一個月中的單數週或雙數週安排子女與一方會面。例如:雙方約定每月的雙數週星期六上午9點起至下午8點得以進行探視。
Q3:探視權一定要過夜嗎?+ 查看更多
Q3:探視權一定要過夜嗎?
+ 查看更多
不一定,因為法律並沒有硬性規定探視權可不可以過夜!一般來說,法官通常會認為探視權過夜是合理的,但也可由雙方自行約定是否要過夜。只要記得具體載明過夜開始和結束的時間,以及須於何時送回住處,避免後續發生爭議。
Q4:探視權內容可以更改嗎?+ 查看更多
Q4:探視權內容可以更改嗎?
+ 查看更多
如果是互相協議約定而成的探視權,只要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即可以更改,建議一樣要白紙黑字註明清楚,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紛爭;但若是由法院裁定的探視權,就必須重新經由法院裁決後才可更改。
Q5:付不出扶養費,會遺失孩子的探視權嗎?+ 查看更多
Q5:付不出扶養費,會遺失孩子的探視權嗎?
+ 查看更多
不會,因為扶養費與探視權屬於兩種不同的權利義務,即使探視方付不出扶養費,也不會影響到其行使探視權的權利。
另外,如果是扶養費上的糾紛,可以透過法律程序來向他方訴請給付扶養費,並返還先前未支付的費用。
想了解對方不付小孩扶養費該怎麼辦嗎?可以參考此文:律師教你如何爭取監護權、撫養權,打贏監護權官司的關鍵?
另外,如果是扶養費上的糾紛,可以透過法律程序來向他方訴請給付扶養費,並返還先前未支付的費用。
想了解對方不付小孩扶養費該怎麼辦嗎?可以參考此文:律師教你如何爭取監護權、撫養權,打贏監護權官司的關鍵?
Q6:探視權次數可以增加嗎?+ 查看更多
Q6:探視權次數可以增加嗎?
+ 查看更多
可以,只要雙方都同意就可以自行協議調整探視權次數,例如特殊節日想要增加過夜天數帶孩子出國玩等情況,建議還是要白紙黑字載明清楚新增的規定,以避免後續引發爭執。
Q7:對方不遵守探視權怎麼辦?+ 查看更多
Q7:對方不遵守探視權怎麼辦?
+ 查看更多
Q8:孩子不願意探視怎麼辦?+ 查看更多
Q8:孩子不願意探視怎麼辦?
+ 查看更多
孩子逐漸長大之後,也慢慢會有自我的想法,當孩子不願意探視時,建議雙方先與孩子溝通。此時擁有監護權的一方不得以此藉口來拒絕、剝奪對方探視的權利,即使探視方向法院提出探視權聲請或訴訟,法院也不能強制孩子接受會面,最終還是會以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與意願來作出裁決。
Q9:探視權到幾歲?+ 查看更多
Q9:探視權到幾歲?
+ 查看更多
原則上探視權是到未成年子女年滿18歲為止,也就是民法上的成年年齡。不過通常小孩到了一定的年紀,可能會拒絕探視或對於探視權有其他意見,這時候雙方可以先進行協調,或是等探視方再次向法院提出探視權聲請或訴訟。
延伸閱讀